+-
鸿门宴上那块被范增高高举起的玉玦,如警钟时常响起


李清照在《夏日绝句》对秦末英雄项羽表达了至高的敬意:“生当为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曾率领军队灭掉秦军主力、自立为西楚霸王的项羽,最终被汉王刘邦打败,突围至乌江。本可以渡过乌江卷土重来,终因大势已去,无颜见江东父老,自刎而死乌江边,楚汉争霸的大戏早早落幕,成为后世后人持久话题和永远哀叹。

...

人们哀叹的不仅仅是楚亡汉兴,人们还哀叹项羽缺少决断勇气的“妇人之仁”。战争总是残酷反人类的,没有所谓的对错之分,人们本不该从交战双方中有所取舍,有所倾向。但是,千百年来人们感情的天平似乎更倾向于项羽,这是人们慈悲善良天生同情弱者的表现吗?显然不是,人们是在替项羽惋惜,本可以在鸿门举办的宴会上置刘邦于死地,永久消除最大的隐患,永远灭掉最强的对手。可惜,自信而自负的项羽过于追求公平竞争,更愿意在战场上一决高低,不愿意在宴席上置人于死地。对亚父范增传递来的信号——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视而不见、默然不应。最终错失良机,汉王刘邦借口上厕所乘机逃走,回到大本营。此后不久,便有了“垓下之围”的败局和自刎乌江的结局,正应了范增所言,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历史可能会重复,但不能被假设。我们哀叹项羽终归没能成为一统天下的霸主,哀叹项羽明明知道范增传递的信号意义却无动于衷,不去行动。那么范增“举所佩玉珏以示之者三”的意义是什么呢?

这需要从范增高高举起的玉玦的“玦”的字形、字义与象征意义说起。

...

“玦”从玉从夬,表示环形有缺口的佩玉。《白虎通》:“玦,环之不周也。”《广雅》:“玦如环,缺而不连。”夬,下面的“大”为双手,双手所持为带缺口的环状物。《易经.夬卦》中的彖辞说:“夬,决也,刚决柔也。”由此,夬有决、断之义。玦也常常用作表示决断、决绝的象征物。《左传.闵公二年》:“公与石祁子以玦,与宁庄子矢,使守。”石祁子优柔寡断,故赐“玦”提醒善于决断;宁庄子行动迟缓,故赐“矢”提醒兵贵神速。决断和速度,是防守城池行军打仗的关键。

“玦”表决断,与其字形有关,也与其读音相连。“玦”谐音“决”,表示决断。《史记.项羽本纪》:“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珏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范增高高举起的那块玉玦,就是要用“玦”谐音“决”暗示项羽要下决心杀死刘邦。可惜,项王最终也没有下定决心,做出决断,错失良机,遗恨万年。

玦可以提醒自己敢于决断。古人常常佩戴玉玦,象征佩戴者凡事果断决绝。遇事犹豫不决缺乏决断勇气的人,更是佩戴玉玦虽是提醒自己“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孔子曾提醒不善决断的季文子凡事不要“三思而后行”,“再,斯可矣。”意思是,遇事不要思考三次才去做,两次就行了。可见古人对于果敢决断的重视程度。


...


玦还可以视为信物。皇帝赐给大臣玉玦,谓斥逐大臣。《荀子.大略》:“聘人以珪,问士以璧,召人以瑗,绝人以玦,反绝以环。”意思是,派使者到诸侯国去问侯人用珪,去作国事访问用璧,召见群臣用瑷,与人断绝关系用瑗,召回被断绝的人用环。杨倞注,古者臣有罪待放于境,三年不敢去,与之环则还,与之玦则絶。“玦”与“绝”谐音,表示决绝;“环”与“还”谐音,表示“还朝”。帝王常用玉环与玉玦对放逐的罪臣表示召还或永不召还,见玦表示与之断绝关系,见环表示赦免罪责可以返回朝廷。“赐环召还”,亦作“赐大夫环”,简作“赐环”、“环赐”。

今人也有表示决绝的方式,那就是用红颜色的字体书写别人姓名、给别人写书信。这是极不尊重他人的行为,即使真的绝交,也不要采用这种极端方式。因为红笔、丹书等代表不详、绝交等意思,比如断交、古代的判决等都用红色。

有“夬”形的字大都有“有缺口”的意义。“决”,本从氵,指堤坝断开有缺口而水流出。黄河花园口大堤曾遭人为破坏,堤决而水淹众多民众。“觖”,有缺口的兽角,表示不满意,如觖怅、觖然失望等。“缺”,从缶从夬,是有缺口的陶制容器,后指缺少、不足,也指缺点、过失。诗人把山河破碎喻为“金瓯缺”。“金瓯”,指盛酒的金属器皿。《南史.朱异传》:“我国家犹若金瓯,无一伤缺。”后用“金瓯”比喻完整的国土。

...

秦末大英雄项羽明知范增高举玉玦的用心和含义,缺主动放弃机会做出决断,最终使刚刚“金瓯无缺”的国土,生生划分成“楚河汉界”,进而兵败如山倒,毫无回天之力,又无颜见江东父老,自刎乌江畔,留下千年悲叹。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其实,过不过江东,在李清照的眼中心里,项羽都是大大的英雄。而且,不只李清照一人这样认为。

范增高高举起的玉玦,如警钟在历史的天空里时常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