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国上将韦国清之四十——给蒋介石敲敲警钟

原创 朱宝庆

...

胶河战役中,韦国清在许谭指挥下,表现出高度自觉的组织纪律性,主动配合、勇肩重担的高尚风格和稳操胜券、“致人而不致于人”的高超的指挥艺术。兵团司令员许世友对他心悦诚服,留下终身难忘的印象。从而也奠定了这两位性格大不相同的将军之间深厚的战斗友谊。二十八年后,韦国清任广州军区第一政治委员,新赴任的军区司令员许世友对他事事尊重。许世友说:“我就服韦国清,他打仗能吃亏,从来不与人争名利。”

刘邓、陈粟、陈谢三军横兵中原后,华北军区展开石家庄外围战,蒋介石急于从山东调兵他用。1947年11月初,蒋密令整编第9师师长王陵云、第25师师长黄百韬,集结他运。11月10日,中共中央军委指示许谭兵团:“尽可能以寻机歼其一部之方法,阻止该两师一个时期。”为此,许谭兵团由安丘、诸城间进至胶济路南的潍河两岸地区,待机迎击敌整编第9师。15日,敌整编第9师遭到攻击后,在敌整编第64师主力掩护下东撤,64师476团留守高密。许谭遂令韦国清第2纵队围攻高密之敌。

韦国清纵队于安邱以南刘家营公地区休整期间,深入总结胶河战役经验,进行了以攻击敌子母堡为主要内容的攻坚技术、战术训练,提高了部队的爆破技术、干部组织指挥水平和部队昼夜连续攻坚的能力。炮兵、机枪兵与特等射手,重在提高射击技术与封锁、摧毁低层火力巢的能力,训练方法采取先干部、后战士,首先集中连以上干部于师、团,组成战斗连队建制,在研究战术的同时体会每个细小的战斗动作。然后集训班、排长,最后教育战士。整训中,批判了过去流行的“中不中,猛一冲”的错误观念,明确了提高部队的攻坚技能是达到战役、战斗的速决歼敌的根本条件。整个纵队掀起了学习热潮,形成了研究技术的风气。在训练中,也进一步密切了官兵关系。

11月19日,韦国清指挥第6师由东、南,第4师由西、北将敌476团包围于高密县城之中。

韦国清是一个精雕细刻的战术家。他在战前最关心的是两件事:一是抓“舌头”,了解敌人内部的最新情况和具体部署;二是要求部队做尽可能充分的战斗准备。他追求的是最有把握的歼敌和尽可能少的牺牲。合围高密后,他指示攻城部队:“进行充分周密的攻坚准备,既要速决歼敌,又要减少伤亡。除提高军事素质外,就要在战前进行充分地准备。准备的程度直接关系到胜利的程度。”

高密县城是胶济线东段的交通枢纽。国民党军队控制高密城,是企图藉以分割渤海、胶东、滨海、鲁中解放区之联系,并伺机再度打通胶济线。高密城深沟高垒,设有半永久性的坚固工事,城墙高一丈二尺,厚七尺,外壕宽四米,深三米,城东及东南角水深尺余,东门及南门两侧水深一米,城内外有附防御设施多道,对于攻击作战带来极大困难。但守敌在胶河战役中屡遭打击,部队老兵伤亡较大,新兵增多,战斗力已削弱,尤惧怕解放军密集炮火与连续爆破的攻击动作。

11月21日18时,韦国清下达命令:4师、6师紧缩包围圈,于25日上午8时完成坑道作业,26日19时前完成一切攻击准备,20时开始攻城。6师以城南及东南角为突击重点,突破城垣后,先肃清城南部及东部之敌,尔后向北、向西发展,会合4师,全歼守城之敌。同时,韦国清还向各部队下达了《战前准备工作及战术指示》,作为战前准备的依据。主攻部队17团团长李光军后来回忆说:“高密战斗是比较典型的攻坚战。韦国清组织高密战斗,很细。搞内爆是韦国清出的主意,他搞过工兵。韦国清在高密南边,到现场勘察地形,搞了两天。然后,滕海清又带我们搞了半天。夜间,我们又摸到敌人警戒阵地、到城墙边上看地形。”

11月25日前,各部队基本上完成了坑道作业、攻坚器材、战斗编组、战前训练等准备工作。担任主攻任务的6师以17团2营4连为突击连,4连以1排2班为尖刀班,担任东南角突击任务。4连2班在准备过程中,针对部队普遍存在的顾虑,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思想动员,并注意用分析利弊条件,研究战术、技术的方法解决思想问题。为了真正做到完成任务,歼灭敌人并减少伤亡,班长邓鑫、副班长杨鼎祥亲自进行地形、敌情侦察,研究了初步战斗腹案,然后召集全班战士讨论。带着讨论中的问题,全班战士又去复看地形,返回召开第二次研究会,研究的中心问题是“如何巩固突破口与如何打垮敌人的反冲锋”,最后,班长对大家的问题和顾虑一一作了解答,使战士中思想顾虑逐渐消除。26日在战斗发起当天,全班召开第三次会议,向党表决心。会后,团首长与全班战士一起吃饭,团长李光军、政委张震寰亲自给每一个战士敬酒。新华社记者也向战士们敬酒说:“希望你们打一个漂亮仗,打完仗我一定写文章向全国报道你们班的英雄事迹”。战士们纷纷从口袋里掏出钱物,表示如果牺牲了,就作为党费、团费。班长、副班长、组长均指定了自己的代理人。最后全班表示,要比林家庄战斗打得更好,争取“高密班”的称号,赶上“林家庄战功班”。

11月26日17时前,17团2营将准备内爆的五百斤炸药放置在东南角城墙下的坑道内。20时45分,韦国清通过电话下达内爆与发起战斗口令。2营按时电发内爆未成,复派工兵前往拉发,20时50分爆开坑道口,战斗打响。三分钟后进行外爆,将城墙与东南角碉堡结合部炸开一个缺口,4连2班即按预定方案,分两个组并肩前进。后续部队从2班的突破口突入,展开全面攻击。27日拂晓,4连2班打到敌团部核心阵地。在主力跟进后,攻克敌476团团部。直到战斗结束,2班始终冲锋在前,为前沿突破及纵深发展起了先锋作用,全班无一人伤亡。战后,被纵队授于“高密战功班”称号。

于17团突破东南角敌阵地同时,6师18团、4师10团、12团等部队均投入战斗。纵队山炮团2连以准确地炮火打开高密城西南门突破口,有力支援了18团、10团与12团的战斗。12团8连6班在城内巷战中,大胆穿插迂回,歼敌一部,俘敌二百余人,为营主力向纵深发展扫清了道路。各部队紧密配合,从东南、西南两个方向突入城内,一夜激战,全歼守敌,俘敌476团团长陈杰,歼敌二千三百余人。李光军回忆说:“打高密,胶东就连成一片了。不打高密,就不能到外线,就没有苏北兵团。战后,我们在高密南边住了四天,整顿了一下。”

打完高密,接着就打莱阳。许谭决心,攻城打援。以第7纵队攻莱阳,以第2纵队坚守水沟头一线打击来援之敌。

莱阳地处胶东腹地要冲,是烟台、威海、蓬莱的支撑点。战役发起后,范汉杰急调八个旅分前后两个梯队,在飞机、坦克配合下,由青岛北援。韦国清以6师担任阵地防御,16团坚守水沟头,17团坚守李家疃,同援敌先头梯队整编第64师156旅、159旅,整编第54师198旅及整编第74师57旅共十个团的兵力展开激战。11日9时,敌先以飞机十余架向水沟头阵地轰炸扫射,投放大量燃烧弹,续之以重炮数十门,集中火力轰击。16团阵地火焰弥漫,工事半数被震塌,9时30分,敌自田格庄出动坦克七辆,掩护敌198旅一个营向16团1营阵地猛攻。同时,敌198旅另约一个团的兵力由藏家院西出发,向17团阵地刘家院西进攻。17团主动撤到猪河北岸。激战一日,敌未得逞,黄昏后收缩兵力宿营。

12日,蒋介石严令督促,范汉杰用报话机公开讲:“今天必须拿下水沟头。”敌整编第64师师长黄国梁发誓:“攻不下水沟头,愿将头颅送青岛”。遂亲自上阵指挥,以两个旅在大量的飞机、炮火支援下,向水沟头发起猛攻。韦国清在报话机上听到敌范、黄对话的消息后,立即赶到6师指挥所。他要求正面部队顽强抵抗,同时命令两个团白天向敌侧后插过去,迫使敌人进攻部队向后撤退。从6时30分开始,敌机数十架,向16团阵地交番轰炸,炮火急袭长达四十分钟,敌198旅一个团在十辆坦克掩护下,由龙湾庄出发,分多路向16团阵地猛扑。16团组织多次反冲击,与敌搏斗。突入阵地之敌,全部被歼。敌攻击16团阵地不动,12时后再组织一个团由黄花罐出发,向17团阵地攻击,多次冲击又被打退。在2纵出击部队威胁下,敌被迫退回原地。

16团坚持两日,歼敌千余人,守住了阵地。12日晚,韦国清调整部署,以17、18团接替16团水沟头阵地,以5师接替17团李家疃防务,16团撤出阵地休整。13日激战一日,当晚莱阳之敌被全部歼灭,援敌遂停止进攻。莱阳战役结束。

此时,东北战局紧张,蒋介石调范汉杰率整编第54师赴援锦州。胶东除几个沿海城市外,均已解放,解放区连成一片。历时五个月的胶东保卫战,歼灭敌军六万三千余人,彻底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对山东的重点进攻。

韦国清率领第2纵队,从鲁南打到鲁中,又从鲁中打到胶东。山东的大仗打完了,他又该率军离开了。两年前他带着9旅由淮北北上山东前线,如今,他又要率领2纵由胶东南下苏北敌后。毛泽东要他到南京城外给蒋总统敲一敲警钟。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