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功赫赫的战神:白起的英雄末路

白起是历史上继孙武、吴起之后又一个杰出的军事家、统帅,白起与廉颇、李牧、王翦并称为战国四大名将。

世人对于他的评价也是各有千秋。

李世民很赞赏白起,他说:“白起为秦平赵,乃被昭王所杀…乃君之过也,非臣之罪焉。”

赵光胤却另有一番看法:“此人杀已降,不武之甚,何受享于此?”

告别胸部下垂、八字胸、弯腰驼背!【X-BRA防震姿势矫正文胸】减少肩背部压力,聚拢防震!
Sponsored by Amanora MALL

而武安君本人,在引剑将自刭是说了这么一番别有意味的话:“我何罪于天而至此哉?”良久,曰:“我固当死。长平之战,赵卒降者数十万人,我诈而尽之,是足以死。”遂自杀。

司马迁认为他:“死而非其罪”,那么让我们揭开这段历史来看看,这个战功赫赫的战神的英雄末路。

...

01、白起的发家史:熠熠生辉的前半生

白起可以说是生而逢时,战国时期各诸侯都欲称霸天下看,当时的秦昭王是一个雄心勃勃的霸者,即位之后继续贯彻商鞅的军功爵制,提拔平民出身的人才,英勇善战的白起可谓是集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顺应时势,就这么在中国历史的舞台上留下了重彩浓墨的一笔。

白起是郿地人,他善于用兵。

如果说白起是一匹千里马,那么魏冉就是伯乐,白起最幸运的就是遇到了魏冉,当时魏冉是秦国的丞相,我们知道,魏冉本身也是武将出身,两人可以说是英雄惜英雄。

【首度登场!Casablanca eShop仲夏床品节】
Sponsored by Casablanca HK Eshop

魏冉的一再举荐下,白起多次参加了重要战役,且立下了赫赫战功,而白起对于魏冉也是尊敬有加,愿意为之效犬马之功劳。

两人在职场中不仅是最好的“相将和”,在战场上,两人是最佳的搭档,创造了一个个神话。

...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白起的一路直上青云的光辉历史吧。

秦昭王十三年(前294):白起封为左庶长,带兵攻打韩国的新城。 第二年:白起封为左更,进攻韩、魏两国联军,伊阙一战中斩敌二十四万人,俘虏将领公孙喜,拿下五座城邑,封白起国尉。 第三年:白起升大良造,大败魏军,夺取了大小城邑61座。 第四年:白起与客卿错攻下垣城。 第五年:白起伐赵,取光狼城。 第七年:白起攻楚国,占领了鄢、邓等五座城邑。 第八年:率军再攻楚,占都城郢,楚王逃离郢都,并迁都陈。秦将郢地设为南郡。白起被封为武安君,趁势攻取楚地,平定了巫、黔中两郡。 昭王三十四年(前273):白起进攻魏,拔取华阳,芒卯败逃,俘获了赵、魏将领,斩敌十三万人。当时,白起与赵国将领贾偃交战,把赵国两万士兵沉到黄河里。 昭王四十三年(前264):白起进攻韩国的陉城,夺取了五个城邑,斩敌五万人。
【真丝睡衣四件套】今夏最性感舒适的睡衣,老公回家越来越早啦
Sponsored by 真丝睡衣

白起的前半生是一段熠熠生辉的光荣史,他在战场上一路披荆斩棘,所向披靡,为秦国的统一创建了不可磨灭的功勋,同时他本人也走上了最辉煌的人生,走上了人生的巅峰。

白起被后人尊称为“战神”,连司马迁称赞白起为“料敌合变,出奇无穷,声震天下”。

...

02、白起人生的转折点-长平之战

也许白起的前半生太过幸运了,他英勇善战,谋略过人,又遇到了魏冉这个亦师亦友的上级,整个小宇宙都爆炸了,但是也许是他的前半生用尽了他所有的好运,随着魏冉的离开,白起的命运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公元前266年,此时的秦昭襄王已经在任上四十一年了,可是当时的朝政完全由宣太后和魏冉一手把持,他心中自然是非常不爽的,但是自己势单力薄,回天无力。

研究证实:学者灵芝​有效减轻电疗化疗副作用
Sponsored by 康而健有限公司

此时远在魏国的范雎也正好过得非常不得意,被人凌辱一番,还差点丢了老命。

他决定入秦打开局面,面见秦昭王时,范雎一语道破当时的局面,这对君臣很快就达到了默契,在范雎的辅佐下,秦昭王立即走出了困局。

公元前266年,秦昭王废宣太后,免穰侯相职,并将穰侯为首(华阳君、高陵君、泾阳君)的四贵,全部驱出都城到封地。

这时候的秦昭王终于扬眉吐气,真正开始亲政,秦昭王和范雎这对君臣携手共创美好前途,此时的白起自然黯然神伤,毕竟曾经提携他的恩师被贬出京师,他的心中自然是五味杂陈。

没多久,秦国和赵国之间展开了一场非常有名的战役-长平之战,这场战役既是秦、赵两国的局势发生重大改变的战役,同时也是白起人生发生逆转的一场战役。

长平之战的具体情况我就不在此赘述了,长平之战白起坑杀赵国士兵四十万,从此赵国国力走向衰败。

其实,我觉得这场战役也是白起人生的重大转折点。

在长平之战前,白起一路凯旋,人生开了挂,长平之战后,白起的人生一路低迷,走向了英雄末路。

银行不喜欢它,但香港人成功地使用它来安全地储蓄
Sponsored by Upsmartfinance

那么我们先来看看长平之战,不容置疑,长平之战的胜利,白起功不可没,但是其实这次战役打得也是非常艰辛,可以说秦国是惨胜,秦国派出的六十万大军死伤过半。

王自之河内,赐民爵各一级,发年十五以上悉诣长平,遮绝赵救及粮食……今秦虽破长平军,而秦卒死者过半,国内空。《史记.白起王翦列传》

而且长平之战,秦国胜利还有一个重要的细节,就是当时赵国的国力比不上秦国的国力,两军对垒,赵国已经国力空虚,于是急于求成的赵王中了范雎的反间计,临阵换将,用纸上谈兵的赵括换掉了用兵老道,坚持打保守战的廉颇,这才让这次战役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长平之战,范雎的功劳也是不容忽视的。

...

对于这些,不仅秦昭王心如明镜,白起自然也是知晓的,他急于要在新的老大面前显示自己的实力,所以,他再次请战来奠定自己不可撼动的地位。

英超新季争霸 申请6星级体育组合 免4个月月费
Sponsored by Now TV

但是,此时的秦昭王确实有自己的顾虑,从客观上讲,长平之战后秦国出现了大饥荒,本来已经国库空虚的秦国雪上加霜,此时秦国的形势已经非常危急,急需休养,而不是再次穷兵黩武,不然恐有其他诸侯国乘虚而入。从主观上来讲,一个武将功劳太盛并非好事,而且白起并非自己一手提拔上来的。

秦王曰“前年国虚民饥……当长平战后,秦大饥”《战国策.赵策》

权衡利弊一番,秦昭王听取了范雎的意见,割取了韩的垣雍和赵的六座城邑,双方停战。当然,范雎当然出于自己的私心而进言,但是最终的决定权还是在老大秦昭王的手中。

白起心中自然恼怒不已。

...

03、白起一再挑战王权,落得惨淡结局

有人把白起之死归结于将相不和,范雎嫉妒白起的功勋而设计陷害,我觉得这个结论有失偏颇。首先,秦昭王可不是一个碌碌无为的昏君,雄心勃勃的他一心想要称霸中原,此时的他当然不会随便杀死一个功劳盖世的武将。

【有口难言】生痔疮怕尴尬唔敢讲?
Sponsored by Anusol安那苏

其实白起的英雄末路完全是自己一步步走出来的。

在秦军退兵后,韩乖乖地献出了垣雍,可是赵国却当起了老赖,并没有按照和约割让六城,而且赵王暗戳戳地联合了齐国来对付秦国。

公元前258年1月,秦昭王派白起去攻打赵国邯郸,而白起认为此时赵国同仇敌忾,而且还有外援,实在不是攻打的好时机,于是便坚辞了,并从此称病不起。

其实,这时候的白起是心里憋着一口气,之前他想一鼓作气去攻打赵的时候,秦昭王把他给拦下了,如今秦王骑虎难下了,想要他出山,白起则开始拿起了架子。

其实白起内心对于秦王是有怨恨的,他本身就是宣太后和魏冉提拔起来的,如今宣太后和魏冉都废,本就居功自傲,桀骜不驯的他凭着自己的一系列战功,根本没有把秦昭王放在眼里,而且白起自认为秦昭王要统一中原,非自己莫属。

于是,白起开启了作死系列。

白起辞谢后,秦昭王派王陵出兵赵国,结果兵败,再派范雎劝白起出兵,白起还是坚辞,秦昭王生气了,他说:“难道没有白起,就不能灭赵国了吗?”

“微白起,吾不能灭赵乎?”复益发军,更使王龁代王陵伐赵。《战国策》

事实秦昭王再次被打脸,秦军再次失利,可是白起此时却火上浇油,说风凉话:

“不听臣计,今果何如?”《史记.白起王翦列传》


...

秦昭王估计杀他的心都有了,但被形势所逼,不得不前去对白起好言相劝,求他出兵,当时言语之恳切,估计只是迫于现状做最后的努力,可以说是软硬兼施,苦苦哀求中带着一丝威胁,简直可以说此时的秦昭王已经是山穷水尽。

君虽病,强为寡人卧而将之。有功,寡人之愿,将加重于君。如君不幸,寡人恨君。《战国策》

秦王言辞恳切地说,请先生您强打精神为我出兵吧,若胜利了,寡人必将重用你,如果您还不肯出兵,寡人会恼恨你的!可见秦王已经黔驴技穷了,可是白起却全然不为所动,他毅然决然地予以了回绝:

臣宁伏受重诛而死,不忍为辱军之将。愿大王察之。”王不答而去。《战国策》

“王不答而去”这五个字中,我们感受到了秦昭王的无奈和愤怒,他的底线一再受到挑战,白起的死在这一刻就成了注定的结局了。

总结一下:

白起是战国时期当之无愧的战神,长平一战中,坑杀四十万俘虏虽然过于残忍,却也是形势所逼,不得已而为之。

但是也许这在幂幂之中为自己埋下了后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