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 = mc2发现者渣男爱因斯坦的一生

(1879~1955) 77岁

1879年 出生

简介:

爱因斯坦,男,曾用名(亦名):阿尔伯特·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

...
【伦敦寻宝-印花税优惠期热卖现楼项目】40余万镑起包家俬,送露台,连租约售诚意推介
Sponsored by 中原地产

出生:

3月14日,上午11时30分出生于德意志帝国(德国)之符腾堡王国乌尔姆市

父母:

父亲为赫尔曼·爱因斯坦,母亲为宝琳·柯克

背景:

父亲: 商人,有数学天赋、经商水平普通,从事过羽绒床垫、安装煤气和自来水管道、电子技术工厂(制造发电机、电弧灯以及供电相关测量仪器) 母亲: 粮商富户之女,受到良好教育,有数学天赋、演奏钢琴造诣深厚 爱因斯坦一家是不遵循犹太教规的阿什肯纳兹犹太人


1880年 2岁

举家搬迁至慕尼黑:

因爱因斯坦的父亲与叔叔在慕尼黑经营一间电器公司,专门设计与制造电器,举家搬迁过去。

说话较晚,被认为发育晚于别人家小孩:

2岁后才学会使用字词,并且养成一种奇怪习惯,家人都很担心,怕他以后会有学习障碍

奇怪习惯:

就是每当他想要说话之前,他都会先小声的对自己说几遍,直到觉得满意,才会大声说出来。


1881年 3岁


1882年 4岁


1883年 5岁

父亲送了一只指南针给当时卧病在床的爱因斯坦,深深地被磁针展现出的奇异行为所迷住

【破产申请 $14,500】律师代表免出庭 经验丰富 已办过万宗破产案
Sponsored by 叶谢邓律师行

培养爱好:

母亲很会弹钢琴,希望爱因斯坦学习拉小提琴,帮助他融入德国文化,但当时爱因斯坦并不喜欢练琴


1884年 6岁

小学学习:

进入一所天主教小学就读


1885年 7岁


1886年 8岁

中学学习:

慕尼黑公立学校,学习犹太教规


1887年 9岁

中学学习:

转学到路特波德文科中学(后改名为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文科中学),这学校很注重数学、科学、拉丁文与希腊文


1888年 10岁


1889年 11岁

在医科大学生塔尔梅引导下,读通俗科学读物和哲学着作


1890年 12岁


1891年 13岁

热爱莫扎特音乐:

接触到莫扎特创作的小提琴奏鸣曲,从此就喜爱上了莫扎特的音乐


自学数学:

自学欧几里德几何,对数学感到狂热的喜爱,开始自学高等数学


1892年 14岁

开始读德国批判哲学家伊曼努尔·康德的着作


1893年 15岁


1894年 16岁

搬家由慕尼黑到意大利帕维亚,逃学+逃服兵役:

【习惯筹备】一场疫症,带给你的健康启示?
Sponsored by 习惯筹备

爱因斯坦的父亲所经营的电器公司,因无法与大公司竞争而被迫关闭,全家随后搬至意大利帕维亚,只有爱因斯坦继续留在慕尼黑完成学业,住在远房亲戚家里。


病历造假,欲逃兵役:

年底,借口身体不适,毅然决然地离开学校(或因到医院开假证明被学校开除),搬去帕维亚与家人会合,同时可以避免从军。

撰写了有生以来第一篇理论物理论文,标题为《论在磁场里以太状态的研究》


1895年 17岁

自学数学:

自学完微积分

跳级报考大学,失败:

参加了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的1895年入学考试,数理科得到高分,文科未及格,未被录取

高中学习-阿劳州立中学:

10月,进入瑞士阿劳的阿劳州立中学读书,寄宿在教授焦思特·温特勒的家里

第一段恋情-高中初恋:

与房东温特勒的女儿玛莉恋爱


1896年 18岁

高中毕业:

9月,成功通过瑞士高中毕业考试,大部分学科都获得优良成绩,在物理与数学学科,得最高分6分

父亲愿望:

希望爱因斯坦能够继承电机工程事业,但爱因斯坦对这不感兴趣

告别胸部下垂、八字胸、弯腰驼背!【X-BRA防震姿势矫正文胸】减少肩背部压力,聚拢防震!
Sponsored by Amanora MALL

无国籍人:

为了彻底避免服兵役,决然放弃德国国籍,又没有国家接受,就成为无公民权的无国籍人

大学学习-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师范系数理科:

10月29日,获准进入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师范系数理科学习物理,一个班只有5人,女生仅1名,即米列娃·马利奇(此前考入苏黎世大学主修医学,后转学至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比爱因斯坦大三岁

第一段婚姻,大学泡妞:

爱因斯坦抛弃高中旧恋玛莉,借与米列娃在物理方面有共同的兴趣与目标,发展恋情


1897年 19岁


1898年 20岁


1899年 21岁

申请更改国籍到瑞士:

10月19日,正式申请瑞士公民权


1900年 22岁

大学毕业,毕业即失业1900-1901:

8月,爱因斯坦本人获得教学文凭,平均分数为4.9,全班第四名

女友米列娃平均分数为4.0,全班第五名,即最后一名,被留级一年,后因发现怀孕,退学,回家生育。

而其它同学三人都顺利留校担任助教,爱因斯坦留校申请被否定

研究证实:学者灵芝​有效减轻电疗化疗副作用
Sponsored by 康而健有限公司

很水的大学毕业论文:

12月,完成论文《由毛细管现象得到的推论》,并在极具权威性的德国《物理年鉴》发表,该论文基本上不正确,很水。


1901年 23岁

攻读博士学位:

把女朋友米列娃肚子搞大后,女朋友在其老家待产下,爱因斯坦依然决定继续攻读博士学位。

由于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不提供物理博士学位,通过找关系安排欲转入苏黎世大学以期望获取博士学位

成为苏黎世大学实验物理学教授阿尔弗雷德·克莱纳的博士学生


1902年 24岁 助理鉴定员

成功更改国籍到瑞士:

2月21日,爱因斯坦取得了瑞士国籍,并迁居伯尔尼

逃避瑞士服兵役:

在瑞士以身体不好,没有服兵役

通过同学关系进入瑞士专利局工作:

在大学同学马塞尔·格罗斯曼的父亲帮助下,成为瑞士伯尔尼联邦专利局的助理鉴定员,从事电磁发明专利申请的技术鉴定工作

婚前长女丽瑟尔出生:

女儿丽瑟尔出生在塞尔维亚诺威萨米列娃的娘家,米列娃并没有带着丽瑟尔回瑞士,女婴可能被收养或死于猩红热,命运不可知

【真丝睡衣四件套】今夏最性感舒适的睡衣,老公回家越来越早啦
Sponsored by 真丝睡衣


1903年 25岁 正式职员

专利局工作转正:

成为伯尔尼瑞士专利局正式职员,三级技术员

第一段婚姻,与第一任妻子米列娃·马利奇结婚:

1月,爱因斯坦和米列娃Mileva结婚


1904年 26岁 正式职员

长子汉斯出生:

5月,大儿子汉斯·爱因斯坦在瑞士伯尔尼出生


1905年 27岁 正式职员

爱因斯坦奇迹年:

在《物理年鉴》发表了四篇划时代的论文,即奇迹年论文,动摇了经典物理学理论基础。

6月9日发表:关于光的产生和转变的一个启发性观点

提出:光量子假说、波粒二象性、光电效应

结果:1919年才被广为接受

7月18日发表:热的分子运动论所要求的静止液体中悬浮粒子的运动

涉及布朗运动统计物理学

9月26日发表:论运动物体的电动力学

提出:狭义相对论

结果:多年备受争议

11月21日发表:物体的惯性同它所含的能量有关吗?

提出:物质与能量等价E = mc2

《物理年鉴》:

银行不喜欢它,但香港人成功地使用它来安全地储蓄
Sponsored by Upsmartfinance

是一家刊发实验物理、理论物理、应用物理、数学物理等相关领域德国物理学期刊,首次出版1799年


1906年 28岁 二级技术员

专利局工作升职:

4月,爱因斯坦晋升为专利局二级技术员

11月,完成固体比热的论文,关于固体的量子论的第一篇论文


1907年 29岁 一级技术员

专利局工作升职:

升职为专利局一级技术员


1908年 30岁 一级技术员

第一次大学聘书:

爱因斯坦已被公认为物理学领域的顶尖学者

10月,伯尔尼大学聘请他为编外讲师,但由于薪俸微薄,他仍需继续在专利局工作


1909年 31岁 专利员、教师、副教授

萝卜坑岗位,首次担任大学副教授:

10月,苏黎世大学新设立了一个理论物理学副教授席位,受老师克莱纳推荐,爱因斯坦遂成为苏黎世大学的理论物理学副教授,同时辞去专利局工作

首次被提名诺贝尔物理学奖候选人:

10月,德国化学家奥斯特瓦尔德,首先提名爱因斯坦为19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候选人,推荐理由是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


1910年 32岁 副教授

次子爱德华出生:

7月,二儿子爱德华·爱因斯坦在瑞士苏黎世出生

10月,爱因斯坦完成关于临界乳光的论文


1911年 33岁 教授

跳槽:

爱因斯坦从瑞士迁居到捷克布拉格,转任布拉格查理大学的教授,名望与薪资俱加

更换国籍:

获准成为奥匈帝国的公民


1912年 34岁 教授

第二段婚姻,与表姐爱尔莎玩地下情:

4月起,与大三岁的表姐爱尔莎谈恋爱

爱因斯坦与第一任太太米列娃·马利奇还未离婚

爱尔莎·洛文塔尔于1908年刚离婚,生1子2女

跳槽:

7月,跳槽回母校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担任理论物理学教授,主要是教导分析力学与热力学

爱因斯坦提出"光化当量"定律

第二次被提名诺贝尔物理学奖候选人:

德国化学家奥斯特瓦尔德、德国物理学家普林斯海姆提名爱因斯坦,理由是相对论


1913年 35岁 教授

第三次被提名诺贝尔物理学奖候选人:

德国化学家奥斯特瓦尔德提名爱因斯坦,理由是相对论


1914年 36岁 教授、所长、院士、会长

跳槽,获选普鲁士科学院院士:

4月,在马克斯·普朗克和瓦尔特·能斯特的邀请,爱因斯坦回到德国担任威廉皇家物理研究所的第一任所长(1914-1932)兼柏林洪堡大学教授,而且不需要在课堂担任教职。又当选为普鲁士科学院院士

获选德国物理学会的会长:

获选为德国物理学会的会长(1916-1918)

搬家回德国柏林:

因工作原因,爱因斯坦一家人搬回德国柏林

第一段婚姻,与米列娃分居:

爱因斯坦和第一任妻子米列娃·马利奇感情破裂,分居,米列娃带着儿子们从柏林返回苏黎世,爱因斯坦因工作留在德国柏林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7月28日,爆发

9月,爱因斯坦参与发起地下反战团体"新祖国同盟

10月,德国法西斯"文明世界的宣言",签名包括能斯特、伦琴、奥斯特瓦尔德、普朗克。而爱因斯坦在反战的《告欧洲人书》上签名


1915年 37岁 教授、所长、院士、会长

发表广义相对论1907-1915:

预言,光线经过太阳引力场时会被弯曲,广义相对论将经典的牛顿万有引力定律与狭义相对论加以推广

解释了水星近日点运动


1916年 38岁 教授、所长、院士、会长

预言引力波:

爱因斯坦根据广义相对论,洛伦兹不变性使得引力波的存在成为可能

3月,爱因斯坦完成总结性论文《广义相对论的基础》

5月,爱因斯坦又提出宇宙空间有限无界的假说

8月,完成《关于辐射的量子理论》,总结量子论的发展,提出受激辐射理论。


1917年 39岁 教授、所长、院士、会长

开创激光学理论:

在《论辐射的量子性》一文中提出了受激辐射理论,开创了激光学术领域


1918年 40岁 教授、所长、院士、会长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

11月11日,结束


1919年 41岁 教授、所长、院士

第一段婚姻,离婚散场:

2月14日,与第一任妻子米列娃·马利奇正式离婚

广义相对论中一预言被别人证实:

5月29日,由英国天文学家亚瑟·爱丁顿观测日食的结果所证实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中关于日食预言

第二任妻子爱尔莎·爱因斯坦结婚:

6月,与表姐爱尔莎·爱因斯坦在柏林结婚,两人均为二婚。表姐改名回:爱尔莎·爱因斯坦

子女:

两人未生育,爱因斯坦抚养继女Ilse、Margot

二人近亲关系:

爱尔莎的母亲和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的母亲是亲姐妹

爱尔莎的父亲和阿尔伯特的父亲是表/堂兄弟

爱尔莎·爱因斯坦和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是表姐弟

第四次被提名诺贝尔物理学奖候选人:

普朗克、瓦尔堡、劳厄提名爱因斯坦,理由是相对论

瑞典物理化学家阿列纽斯提名爱因斯坦,理由是布朗运动


1920年 42岁 教授、所长、院士

第五次被提名诺贝尔物理学奖候选人:

玻尔第一次开始提名爱因斯坦,,理由是相对论


1921年 43岁 教授、所长、院士

第六次被提名诺贝尔物理学奖候选人:

普朗克、爱丁顿、赖曼提名爱因斯坦,理由是相对论

协助锡安运动:

和妻子爱尔莎在纽约迎接锡安主义的领袖们,包括以色列未来的总统哈伊姆·魏茨曼和妻子薇拉·魏茨曼、梅纳赫姆·乌什金以及本-锡安·莫新森

爱因斯坦强烈支持社会锡安主义,为锡安主义组织募款

周游世界,接受访问:

1月,访问布拉格和维也纳

1月27日,在普鲁士科学院作《几何学和经验》的报告

2月,去荷兰阿姆斯特丹参加国际工联会议

4月5日至5月30日,为了给以色列耶路撒冷的希伯来大学的创建筹集资金,同魏茨曼一起首次访问美国。在哥伦比亚大学获巴纳德勋章。在白宫受哈丁总统接见。在访问芝加哥、波士顿和普林斯顿期间,就相对论进行了4次讲学。

6月,访问英国,拜谒了牛顿墓地。


1922年 44岁 教授、所长、院士

第七次被提名诺贝尔物理学奖候选人,并正式授予诺贝尔奖:

法国物理学家布里等越来越多推荐提取,形成舆论压力,迫使诺贝尔委员会破坏原有规则,必须先授予爱因斯坦诺贝尔奖。

最终,诺贝尔委员会把1921年空缺下来的物理学奖补发授予爱因斯坦,理由是光电效应定律的发现

周游世界,接受访问:

1月,爱因斯坦完成关于统一场论的第一篇论文

3月,访问法国,4月,参加国际联盟知识界合作委员会。7月,受到被谋杀的威胁,暂离柏林。沿途访问科伦坡、新加坡、香港和上海

中国之行(赴约日本路过),喜闻终于获得诺贝尔奖

路过1:11月13日,应日本改造社邀请,赴日讲学,乘日本船"北野丸"号于上午10时抵达上海 瑞典驻上海总领事通知爱因斯坦获得19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在上海"一品香"吃饭,到上海"小世界"听昆曲,游览城隍庙、豫园等 下午6时,中国文化教育界于画家王震家中设宴招待 路过2:12月27日,爱因斯坦乘"榛名丸"号返回欧洲 12月31日,上午11时再次途经上海 1月1日,下午3时,在福州路17号公共租界工部局礼堂,讲演相对论,当时有一些中国学者参加。1月2日,11时再次乘"榛名丸"号离开

旅行日记中写到:在上海,欧洲人是统治阶级,而中国人是奴仆,受折磨的、鲁钝的、不开化的民族,是地球上最贫困的民族,而同他们国家过去以往伟大文明好像毫无关系


1923年 45岁 教授、所长、院士

周游世界,接受访问:

2月8日,成为特拉维夫市的第一个名誉公民。从巴勒斯坦返回德国途中,访问了西班牙

3月,向国联提出辞职

6—7月,帮助创建"新俄朋友协会",并成为其执行委员会委员

领取诺贝尔物理学奖:

7月,到哥德堡接受1921年度诺贝尔奖金。并讲演相对论,作为对得到诺贝尔奖金的感谢。领取诺贝尔物理学奖,包括一枚金牌、一份证书以及一笔奖金

授奖仪式上德国、瑞士都认为爱因斯坦为该国人获奖

诺贝尔奖金去向:

外部报道爱因斯坦为了离婚把光电效应的诺贝尔奖金全部给了米列娃

内部爱因斯坦与妻子和孩子间的信件表明:只给了小一部分给前妻米列娃及两个儿子;大部分奖金被他用来在美国投资了,其中很多都在大萧条(1929-1933)中成为了泡沫

此外,奖金总金额多少为迷,无人知晓。

12月,第一次推测量子效应可能来自过度约束的广义相对论场方程


1924年 46岁 教授、所长、院士

参与政治活动:

加入柏林的犹太组织,并成为缴纳会费的会员。

6月,重新考虑加入国联

最后一个重大发现-统计涨落:

12月,取得最后一个重大发现,从统计涨落的分析中得出一个波和物质缔合的独立的论证。

此时,还发现了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态。


1925年 47岁 教授、所长、院士

周游世界,接受访问:

爱因斯坦受聘为德苏合作团体"东方文化技术协会"理事

5月到6月,爱因斯坦去南美洲访问

公开发对服兵役:

与甘地和其他人一起,在拒绝服兵役的声明上签字

荣誉加成:

接受科普列奖章

为希伯来大学的董事会工作

发表《非欧几里德几何和物理学》


1926年 48岁 教授、所长、院士

长子汉斯大学毕业(与爱因斯坦同母校):

汉斯·爱因斯坦从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本科毕业、获得土木工程本科学位,1936年又从同一大学获得工程学博士学位。

爱因斯坦冰箱:

与其学生列奥·西拉德共同发明了一种吸收式制冷系统,既不用电,也没有活动零件

1930年无毒性的制冷剂氟利昂开始大量生产,爱因斯坦冰箱扑街,立马没有市场

荣誉加成:

同海森堡讨论关于量子力学的哲学问题

接受"皇家天文学家"的金质奖章

接受为苏联科学院院士


1927年 49岁 教授、所长、院士

参与政治活动:

2月,爱因斯坦在巴比塞起草的反法西斯宣言上签名。

参加国际反帝大同盟,被选为名誉主席

学术争论:

10月,参加第五届布鲁塞尔索尔维物理讨论会,开始同哥本哈根学派就量子力学的解释问题进行激烈论战。

发表《牛顿力学及其对理论物理学发展的影响》。


1928年 50岁 教授、所长、院士

政治活动:

1月,被选为"德国人权同盟"(前身为德国"新祖国同盟")理事。

春,由于身体过度劳累,健康欠佳,到瑞士达沃斯疗养,并为青年讲学。

发表《物理学的基本概念至其最近的变化》

地下恋情,私人秘书:

4月,海伦·杜卡斯开始到爱因斯坦家担任终生的私人秘书。


1929年 51岁 教授、所长、院士

荣誉加成-获马克斯·普朗克奖章:

物理学家马克斯·普朗克向爱因斯坦颁发普朗克奖章

2月,发表《统一场论》

3月,爱因斯坦度过50周岁生日,躲到郊外以避免生日庆祝会。

政治活动:

第一次访问比利时皇室

9月,爱因斯坦同法国数学家阿达马进行关于战争与和平问题的争论,坚持无条件地反对一切战争

大萧条1929-1933:

从美国开始,10月华尔街股灾,并席卷了全世界全球性的经济大衰退


1930年 52岁 教授、所长、院士

次子爱德华被诊断为精神病:

次子爱德华,长大后成为一名出色的钢琴演奏家,而且刻苦地钻研医学和精神病学

但不幸,爱德华走火入魔,受米列娃家庭遗传被诊断为精神分裂症

政治活动:

爱因斯坦国际联盟提出辞职。

5月,在"国际妇女和平与自由同盟"的世界裁军声明上签字

7月,同泰戈尔争论真理的客观性问题。

周游世界,接受访问,第一次访问美国:

12月11日到次年3月4日,爱因斯坦第一次到美国访问,主要在加州理工学院。

12月13日,沃克市长向爱因斯坦赠送纽约市的金钥匙。

12月19日到20日,爱因斯坦访问古巴。

发表《我的世界观》、《宗教和科学》等文章。


1931年 53岁 教授、所长、院士

前妻卖房筹医药费:

爱德华所安置的照护机构费用上调,米列娃卖出与爱因斯坦购置的3栋房屋中的2栋

周游世界,接受访问:

3月,爱因斯坦从美国回柏林

5月,爱因斯坦访问英国,在牛津大学讲学

11月,号召各国对日本经济封锁,以制止其对中国的军事侵略

周游世界,接受访问,第二次访问美国:

12月,爱因斯坦再度去加利福尼亚讲学。为参加1932年国际裁军会议,特地发表了一系列文章和演讲。

发表《麦克斯韦对物理实在观念发展的影响》


1932年 54岁 教授、所长、院士

周游世界,接受访问:

3月,爱因斯坦从美国回柏林。

5月,爱因斯坦去英国剑桥大学和牛津大学讲学,后参会日内瓦列席裁军会议

6月,爱因斯坦同墨菲作关于因果性问题的谈话

7月,爱因斯坦与心理学家弗洛伊德通信,讨论战争的心理问题。

第三次访问美国,出走美国:

12月10日,爱因斯坦和妻子离开德国原来打算访问美国,后再无回德国


1933年 55岁 教授

希特勒上台:

1月,纳粹党攫取德国政权,希特勒成为德国总理,纳粹运动盛行

放弃德国国籍,移民美国:

3月,与妻子爱尔莎坐船去比利时。途中获知,纳粹借口闯入了他的暑假小屋,没收小船一只,书籍被烧,财产被没收,并被悬赏十万马克刺杀他。

抵达安特卫普后,爱因斯坦立刻到德国大使馆缴回护照,并且宣布再度放弃德国国籍,又向普鲁士科学院提出辞呈

为了逃避纳粹德国,携妻子爱尔莎移民到美国,居住在美国新泽西州普林斯顿。

10月,爱因斯坦成为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IAS)的常驻教授


1934年 56岁 教授

美国普林斯顿岁月新的重大物理成就渐无,但声望巨高:

尝试发展出统一场理论,驳斥量子物理的哥本哈根诠释,但都没有获得重大突破,逐渐地与物理研究的主流趋势脱节,只能吃老本当老师

出版:《我的世界观》

爱因斯坦文集《我的世界观》由其继女婿鲁道夫·凯泽尔编辑出版


1935年 57岁 教授

第二段婚姻,妻子生病:

妻子爱尔莎被诊断出患有心脏与肾脏疾病,必须卧床休息

地下恋情-苏联粉色间谍:

继女玛歌(Margot)介绍玛格丽塔(Margarita Konenkova,传是俄国间谍),两人坠入恋爱。

5月,到百慕大作短期旅行,在百慕大正式申请永远在美国居住

荣誉加成:

获富兰克林奖章

为使诺贝尔和平奖赠予关在纳粹集中营中的奥西茨基而奔走


1936年 58岁 教授

第二段婚姻,妻子病逝:

12月20日,妻子爱尔莎在普林斯顿的家中离世

同英费尔德和霍夫曼合作研究广义相对论的运动问题

发表《物理学和实在》、《论教育》


1937年 59岁 教授

3月—9月,爱因斯坦参加由英费尔德执笔的通俗册子《物理学的进化》的编写工作

声援中国七君子:

3月,声援中国"七君子",即沈钧儒,邹韬奋,李公朴,章乃器,王造时,史良和沙千里七人要求当时国民党停止内战,被国民党逮捕事件

6月,同英费尔德和霍夫曼合作完成论文《引力方程和运动问题》,从广义相对论的场方程推导出运动方程。


1938年 60岁 教授

长子汉斯追随到美国:

长子汉斯前往美国,居住于南卡罗来纳州,供职于美国农业部;后供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水利工程学教授

同柏格曼合写论文《卡鲁查电学理论的推广》


1939年 61岁 教授

一生之中犯了一个巨大的错误,建议进行曼哈顿计划,制造原子弹:

8月2日,一群流亡物理学者利奥·西拉德、爱德华·泰勒、尤金·维格纳劝服爱因斯坦,以其崇高声望和西拉德写信给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要求美国加入研制原子弹竞赛

签署了那封要求罗斯福总统制造核武器的信,成了爱因斯坦最后悔的事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9月1日,爆发

妹妹逃难至美国投靠爱因斯坦:

妹妹玛雅从欧洲来美,在爱因斯坦家长期住下来


1940年 62岁 教授

5日,爱因斯坦发表《关于理论物理学基础的考查》。

政治活动:

5月22日,致电罗斯福,反对美国的中立政策。

加入美国国籍,双重国籍:

10月1日,取得美国国籍,但同时保留了瑞士国籍

辩护"我不信仰一个人格化的神":

写了一篇着名论文,为他的这一命题进行辩护,即"我不信仰一个人格化的神"


1941年 63岁 教授

爱因斯坦发表《科学和宗教》等文章


1942年 64岁 教授

10月,爱因斯坦在犹太人援苏集会上热烈赞扬苏联各方面的成就


1943年 65岁 教授

5月,爱因斯坦作为科学顾问参与美国海军部工作


1944年 66岁 教授

政治活动:

以600万美元拍卖1905年狭义相对论论文手稿,支援战争

发表对罗素的认识论的评论

12月,同斯特恩、玻尔讨论原子武器和战后和平问题,听从玻尔劝告,暂时保持闭嘴沉默


1945年 67岁 教授

政治活动:

3月,爱因斯坦同利奥·西拉德讨论原子军备的危险性,写信介绍西拉德去见罗斯福,未果。

4月,从高等学术研究院退休(事实上依然继续照常工作)

9月,连续发表一系列关于原子战争和世界政府的言论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9月2日,结束


1946年 68岁 教授、主席

5月,爱因斯坦发起组织"原子科学家非常委员会",担任主席

荣誉加成:

5月,接受黑人林肯大学名誉博士学位。

写长篇《自述》,回顾一生在科学上探索的道路。

妹妹中风卧床:

5月,妹妹玛雅因中风而瘫痪,以后每夜念书给她听

政治活动:

10月,给联合国大会写公开信,敦促创建世界政府


1947年 69岁 教授

政治活动:

继续发表大量关于世界政府的言论。

9月,爱因斯坦发表公开信,建议把联合国改组为世界政府


1948年 70岁 教授

4月,爱因斯坦同天文学家夏普林利合作,全力反对美国准备对苏联进行"预防性战争"。抗议美国进行普遍军事训练。

发表《量子力学和实在》

第一次中东战争爆发,以色列建国:

爱因斯坦表示,以色列建国完成了一个古老的梦想。自此,中东地区战争冲突不断,光中东战争截止现在干了五次……

第一任妻子去世,次子爱德华送精神病医院生活:

8月,第一任妻子米列娃·马利奇/Mileva Marić在瑞士苏黎世因中风去世,去世前半身瘫痪,塞尔维亚族物理天才米列娃·马利奇享年72岁

次子爱德华一直受到母亲米列娃·玛丽克的照顾,直到母亲去世。 之后,爱德华被送往苏黎世的精神病院治疗。 直到1965年,在医院去世、终年55岁。次子在其父爱因斯坦1933移民美国后再无相见。

爱因斯坦生病住院:

被诊断出患有腹主动脉瘤,着名肠胃科权威医生鲁道夫·尼森为他开刀治疗


1949年 71岁 教授

爱因斯坦生病出院:

1月13日,爱因斯坦出院

1月,写《对批评的回答》,对哥本哈根学派在文集《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哲学家—科学家》中的批判进行反批判

11月,"原子科学家非常委员会"停止活动。


1950年 72岁 教授

发表声明,未叛国:

接美国联邦调查局局长胡佛命令,被秘密调查是否是从事颠覆活动的共产主义分子。

2月13日,爱因斯坦在其普林斯顿的家中,与罗斯福夫人在电视上发表声明,反对美国制造氢弹

4月,发表《关于广义引力论》

《晚年集》出版

立遗嘱:

3月18日,在遗嘱上签字盖章。奥托.内森博士被指名为遗嘱执行人

遗产由内森博士和私人女秘书海伦·杜卡斯共同托管。

信件和手稿的最终贮藏所是希伯来大学。

其他条款当中还有:小提琴赠给孙子伯恩哈德·凯撒·爱因斯坦

私人书信1912-1955:

至少写了大约3,500页私人信件,包括写给米列娃、爱尔莎与儿女们的信。

后来全部被捐赠给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按照继女玛歌遗嘱要求,这些信件直到2006年才被公诸于世


1951年 73岁 教授

吐舌头照片-不是童心未泯而是无奈:

3月14日,在普林斯顿大学举行72周岁生日宴会,当爱因斯坦离开现场时,国际合众社记者Arthur Sasse请他笑一笑,爱因斯坦就非常无奈地吐了舌头,于是这张经典的抓拍照片就诞生了。当时拍照时,车上除了爱因斯坦本人,还有英国教授Frank Aydelotte和他的妻子Marie Jeanette

事后爱因斯坦本人也很喜欢这张照片,上面还有他本人的签名"A. Einstein .51.",意思是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于51年,照片后来还被拍卖了12万美元。

妹妹去世:

6月,爱因斯坦的妹妹玛雅在长期瘫痪后去世


1952年 74岁 教授

拒绝担任以色列总统:

11月9日,以色列第一任总统魏茨曼溘然瞑目逝世。在此前一天,就有以色列驻美国大使向爱因斯坦转达了以色列总理古里安的信函,正式提请他为以色列共和国第二任总统的候选人,遭爱因斯坦拒绝

爱因斯坦发表《相对论和空间问题》、《关于一些基本概论的绪论》


1953年 75岁 教授

4月3日,爱因斯坦给伯尔尼时代的旧友写《奥林匹亚科学院颂词》,缅怀青年时代的生活

5月16日,给受迫害的教师弗劳恩格拉斯写回信,号召美国知识分子起来坚决抵抗法西斯迫害,引起巨大反响。

学术争论:

为纪念玻恩退休,发表关于量子力学解释的论文,由此引起两人之间的激烈争论。

发表《〈空间概念〉序》。


1954年 76岁 教授

政治活动,引火烧身:

3月,爱因斯坦过了75周岁的生日,通过"争取公民自由非常委员会",号召美国人民起来同法西斯势力作斗争。

3月,爱因斯坦被美国参议员麦卡锡公开斥责为"美国的敌人"

5月,爱因斯坦发表声明,抗议对奥本海默的政治迫害。

秋,因患溶血性贫血症卧床数日

11月18日,爱因斯坦在《记者》杂志上发表声明,不愿在美国做科学家,而宁愿做一个工匠或小贩并完成《非对称的相对论性理论》


1955年 77岁

政治活动:

2月,爱因斯坦同社会学家伯特兰·罗素通信讨论和平宣言问题、反对使用核武器,并签署了《罗素—爱因斯坦宣言》

3月,爱因斯坦着述《自述片断》,回忆青年时代的学习和科学探索的道路

4月3日,爱因斯坦同科恩谈论关于科学史等问题

4月5日,驳斥美国法西斯分子给他扣上"颠覆分子"帽子

4月11日,在宣言上签名

去世:

4月13日,在草拟一篇电视讲话稿时发生严重腹痛,后诊断为动脉出血。

4月15日进普林斯顿医院。4月18日,过世

身后:

大脑被取下:

病理学家托马斯·哈维医生,未经爱因斯坦的家人允许,趁验尸时私自取下爱因斯坦的大脑保存,试图发现爱因斯坦聪明的原因

归宿:

遵照遗嘱,过世当天就被火化,包括他的儿子汉斯在内,只有12人在场参与简单的仪式。未举行丧礼,不筑坟墓,不立纪念碑,骨灰全都撒在附近的特拉华河里,目的是不会令埋葬他的地方成为圣地

子嗣:

子子2人,女1人,养女2人。

... ...

说明:

1、“评价过的可好?”为纯个人主观异想,请勿对照主流客观评价,不喜勿喷,感谢。

2、若是没有任何资料或记录,“评价过的可好?”中某些类别评价有可能取中位值(理论意义是不好也不差,正常普通水平),仅仅是为了右边雷达图能闭环。

3、年岁说明:

①、以出生的第一年为1岁,第二年为2岁,不管是否满整12个月。如1801年12月31日出生,记为1岁;第二年的1801年1月1日,则记为2岁。

②、以去世的最后一年计年龄,不管是否满整12个月。如1899年12月31日是99岁,第二年的1900年1月1日过世,仍然记为100岁。

③、与周岁、虚岁没有关联,一一对照无意义。

④、出生年月记录有误,以目前记录的为准,暂时不管对错。如农历,公历年月混乱,多个文献资料互相矛盾,太离谱,出生去世年月出现混乱,大体采用作者个人主观喜好,本着年岁长寿,出生年月混乱暂以早为准,去世年月混乱暂以晚为准。

⑤、样式“7月20日”表示公历日期,样式“七月二十日”表示农历日期。

4、本着年岁顺序展现一个人的大体完整的成长经历,个中出现重大低级错误等,敬请提醒,以便提高阅读体验。再次声明这里不是官方正史,这个作者也爱胡“扯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