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子的归宿:解密北宋皇帝不为人知的丧葬过程

本文系时拾史事独家原创稿件,未经授权严禁转载/作者高成

古代皇帝驾崩后,往往举办奢华、隆重的葬礼,比如秦始皇、汉武帝等等,那么宋朝皇帝会不会例外呢?

当然!不会了!官家可是统治集团的一把手,中国最有权力的人。死后连个风风光光的葬礼都没有,怎么能体现赵家人的地位呢?套用鲁迅先生的一句话:"你也配姓赵?"今天就让我们揭开神秘的面纱,回顾北宋皇帝的丧葬过程,瞧瞧究竟有哪些程序,复杂到什么程度。

每晚三个钟,重读中六,拾回入 U 梦
Sponsored by 路德会夜中学联网
...

宣读遗诏

正常来说,老皇帝驾崩了,必须马上确定新皇帝,否则没有人主持大局,国家机器也无法运转。到底由谁来当皇帝呢?此时此刻,遗诏的作用就十分关键了,没有遗诏,新皇帝的统治便没有合法性。开宝九年,宋太祖驾崩后,接班人不是儿子是弟弟,因此有人怀疑赵匡胤并非正常死亡,赵光义是篡位,论据之一便是没有看见太祖遗诏。后来宋太宗抛出金匮之盟,实际上是为自己的合法性辩护。你看!朕虽然没有太祖遗诏,但有昭宪太后的安排呀!

事实上,这个说法是有问题的,因为太祖遗诏被后人找着了,至于里面的内容,究竟是太祖的意思,还是太宗的意思,很难考证。但赵光义上台的确是有遗诏的,在当时的吃瓜群众看来,他接班的合法性已经被遗诏赋予了。北宋皇帝的遗诏一般都写什么呢?让我们瞧瞧。

全新G系列游戏专用笔记本电脑
Sponsored by ECS Technology (HK) Co., Limited

宋太祖遗诏

修短有定期,死生有冥数,圣人达理,古无所逃。朕生长军戎,勤劳邦国,艰难险阻,实备尝之。定天下妖尘,成域中大业,而焦劳成疾,弥留不瘳,言念亲贤,可付后事。皇弟晋王某,天钟睿哲,神授英奇,自列王蕃,愈彰厚德,授以神器,时惟长君,可于柩前即皇帝位。丧制以日易月,皇帝三日听政,十三日小祥,二十七日大祥。诸道节度观察防御团练刺史知州等,并不得辄离任赴阙。闻哀之日,所在军府三日出临释服,其余并委嗣君处分。更赖将相协力,中外同心,共辅乃君,永光丕祚。

宋仁宗遗诏

朕荷国大统四十有二年,尝惧菲凉,不足以承祖宗之鸿烈。然兵休民靖,底于丕平,顾朕何德以堪之。乃自春已来,积勤爽豫,今至大渐,恐不得负扆以见群臣。皇子某,以天性之爱,朝夕寝门,未始少懈,况聪知明睿,朕素有承嗣之托矣,夫岂不顺天人之望哉,可柩前即皇帝位。皇后以坤仪之尊,左右朕躬,慈仁端顺,闻于天下,宜尊皇后为皇太后。应诸军赏给,并取嗣君处分。丧服以日易月,山陵制度,务从俭约。在外群臣止于本处举哀,不得擅离治所,成服三日而除。应沿边州镇皆以金革从事,不用举哀。于戏,死生之际,惟圣为能达其归。矧天之宝命,不坠于我有邦。更赖文武列辟,辅其不逮。朕何慊焉,咨尔中外,体予至怀,主者施行。

房间几细都玩到5.1?英国Mission 迷你喇叭组合,帮你建造私人影院!
Sponsored by POMA

宋哲宗遗诏

朕嗣守大业,十有六年。永惟付托之重,夙夜祇惧,靡敢遑宁,赖天之休,方内乂安,蛮夷率服。乃自故冬以来,数冒大寒,浸以成疾,药石弗效,遂至弥留,恐不获嗣言,以诏列位。皇弟端王某,先帝之子,而朕之爱弟也。仁孝恭俭,闻于天下,宜授神器,以昭前人之光,可于柩前即皇帝位。皇太后、皇太妃,保佑朕躬,恩德至厚,凡在礼数,其议所以增崇,以称朕欲报无已之意。方嗣君践祚之初,应军国事,请皇太后权同处分。应诸军赏给。并取嗣君处分。丧服以日易月,山陵制度,务从俭约。在外群臣止于本处举哀,不得擅离治所。成服三日而除,应缘边州镇皆以金革从事,不用举哀。于戏,死生之期,理有必至;宗社之奉,其永无疆。尚赖股肱近臣,中外百辟,协辅王室,底绥万邦;咨尔臣民,咸体朕意。

...
穿上这件法国胸衣,被老公称赞胸型变美【羞】
Sponsored by MGMG

三份遗诏涵盖了北宋前、中、后三个阶段,从内容看,貌似没有太大的变化。首先是老皇帝对职业生涯的一个总结,虽然朕才寡德薄,但在位期间江山还算安稳,祖宗的基业依然姓赵。其次,讲述个人病逝的原因,政务繁忙、日理万机,积劳成疾、势将不起。第三,介绍接班人,指出到底由谁来继承皇位,然后猛夸一番,比如聪明啊、孝顺啊等等,算是给出了理由。第四,对治丧活动进行安排:陵寝必须节俭,不能过于奢华;各地官员要忠于职守,不能随意离开岗位,跑京城吊唁;边关因为要防范契丹、西夏等国入侵,就不必举办哀悼活动了。最后,提出对下一届领导班子的期望,大臣们要好好辅佐新皇帝,守住大宋的江山社稷,保证赵家天下千秋万代。总体来说,可以用四个字概括遗诏的主题:平稳过渡。

营建陵寝

宰相读完遗诏后,大臣们要痛哭流涕,表达对先帝的哀思,不哭可以吗?不行!必须哭!然后转移场地,去拜见新君,恭喜他荣登大宝,并对老皇帝的逝世表达深切慰问。从这里开始,紧张、忙碌的治丧活动要正式进行了。整个流程中,最关键的环节莫过于葬礼。北宋皇帝生前是不建陵寝的,死后必须在7个月内下葬完毕,否则灵魂无法顺利进入太庙。他们不像汉朝的诸侯王,刚刚上任就开始修坟,只要人不死,施工活动就不能停。因此,墓室规模常常被考古工作者视为判断墓主人的依据,陵墓特别大的,说明在位时间特别长;规模特别小的,可能只在位一两年。

【习惯关系】从来都没有“因小事吵架”
Sponsored by 好集惯 BetterMe Magazine

只有7个月的时间,工期非常紧张,北宋政府首先成立陵寝建造委员会,包括山陵按行使、修奉山陵都护、修奉山陵都监等,按行使负责确定皇陵的具体位置,在河南巩义祖宗的陵寝附近,选一处万年吉地,作为大行皇帝的长眠之所。这个任务既是国事,也是皇家的私事,所以由公务员(大臣)和赵家的奴仆(宦官)带着风水先生一起出马,确定好墓址,把地图、风水先生的"权威认证"送给新皇帝,皇帝再派人前往复核,看看按行使选的地方有没有问题。一般都没有问题,这是给先帝选墓址,谁敢拿脑袋开玩笑。敲定以后,由山陵都护率领军队以及征发的老百姓,大兴土木,修建乳台、神墙、角阙、皇堂、下宫、石像生等建筑。

...

下葬的过程也要大费周章,朝廷成立由山陵五使组成的委员会,其中山陵使由宰相担任,总负责;礼仪使,顾名思义,就是对整个下葬过程要用到的礼仪进行指导,一般由精通礼制的礼部尚书、翰林学士担任;卤簿使、仪仗使负责送葬过程中用到的车辆、安保、仪仗队;桥道顿递使负责从开封到巩义皇陵一路上的交通、后勤保障,比如道路是不是宽阔,能否允许灵车经过?送葬的皇亲国戚、士兵,食宿是否安排妥当?这些都要桥道顿递使负责,哪个岗位最应该担此重任呢?当然是开封府尹,他需要动用京城及周边县市的资源,为送葬活动提供物质保障。宋太祖在位初期,决定将爸爸赵弘殷的陵墓迁到巩义,于是任命宰相范质为山陵使,学士窦仪为礼仪使,中丞刘温叟为卤簿使,枢密直学士薛居正为仪仗使,桥道顿递使由开封府尹的赵光义担任。没过多久,范质从宰相的位子上下来了,宋太祖就让赵光义当山陵使,由儿子给父亲治丧,理所应当。

【业主周转懒人包】真正方便、快捷
Sponsored by 融富财务

最终下葬

人死后一段时间,尸体会开始腐烂,由于种种原因,北宋皇帝要半年以后才能入土为安。那怎么办呢?先帝的遗体都要发臭了吧。为了避免这个问题,赵家人会先把老皇帝的尸体放入棺材,一般在驾崩后第四天或者稍晚的时间进行,称之为"大殓"。皇帝、皇太后、宗室成员、文武百官要换丧服,根据每个人的地位、与皇帝的亲疏远近,穿上不同的丧服,丧服还划分了等级,不是你想穿什么就能穿什么。大殓成服后,皇帝要祭奠先帝,臣子们又得哭,又得奉慰天子。

先皇已经走了,留下了许多遗物,后继之君会把部分物件赏赐给大臣,作为纪念。渐渐的,这项活动变了味,赏赐的东西越来越多,数额也越来越大,成了新皇帝收买人心的手段。遗诏中说:"应诸军赏给,并取嗣君处分",也要给军队赏赐,这是国家最重要的暴力机器,赏的越多,士兵对你越感恩戴德,新皇帝的统治就越稳。从大殓到出殡,先帝的棺材会被放到攒宫里,也就是用木材在棺椁外围成了小屋,起到保护作用。

【一件惊喜的生活用品!】方便携带不占地方可放行李箱的迷你洗衣机出现了!
Sponsored by YOYO特选
...

皇帝死后十几天,到了小祥日。小祥是什么意思呢?父母周年祭,称之为"小祥",按照礼制,先帝去世十二个月,才算小祥,但皇家情况特殊,真要搞一年,那朝政都得荒废光了,所以就"以日易月",用一天来代替一个月,宋太祖遗诏说"丧制以日易月,皇帝三日听政,十三日小祥"。到小祥当天了,要举行祭祀活动,大臣们又得进宫痛哭一番,规劝皇帝、皇太后早日节哀、勇敢地面对未来。大祥是父母死后两周年的祭礼,北宋皇帝的大祥一般在死后24日之后。等再过几天,到了禫日,可以把丧服除去了。生活总算恢复正常,政府机构有序运转。

大宋不止一代皇帝,每代都拥有自己的陵寝,怎么区分不同皇帝的陵墓呢?就要给它们取名字,陵名一般由宰相和大臣讨论后得出,宋朝皇帝的陵墓都很有规律,三个字,第一个字必须是"永",最后一个字当然是"陵"了,变化的是中间那个字。宋太祖的陵墓叫"永昌陵",是宰相薛居正提议的;宋太宗的陵墓叫"永熙陵",是宰相吕端提议的,都是些吉祥如意的字眼。历史上有一副着名的春宫图:《宋熙陵强幸小周后》,讲的就是宋太宗和小周后的风流往事,作者就以陵寝代指皇帝。除此之外,皇帝还要有谥号、庙号、谥册文、哀册文,这些都需要宰相、翰林学士等官员提议、撰写。比如宋太祖的谥号为英武圣文神德皇帝,宋真宗的谥号为文明章圣元孝皇帝。北宋初期,大臣们定谥号,先由新皇帝同意,再去南郊向老天爷报告,祂老人家同意了,最后去先帝的灵前宣读;北宋中后期换了顺序,先去南郊向老天爷请示,再把结果告诉皇帝,准奏后,在先帝陵前宣读。众所周知,上天是不会发表意见的,搞来搞去,不过是皇帝、臣子们在自娱自乐。

...

晏驾几个月后,陵寝终于建好了,这时就要把攒宫的木料拆除,将棺椁取出,装上大升辇,也就是豪华灵车,在新皇帝、百官的哭声中,缓缓离开汴梁城,向巩义驶去。一路上,人数众多,绵延几公里甚至十几公里。史书记载:宋太祖葬礼中,仪仗队和苦力的人数加起来,多达九千四百多人,那得耗费多少财政收入。送葬队伍经过其他州县时,地方官要毕恭毕敬地出城迎接,向先帝痛哭、跪拜。大部队到陵寝后,不会把棺椁立即葬入地宫,而是要等黄道吉时。

吉时到了,把棺材葬入,放好随葬品,有哪些随葬品呢?瓜果、衣冠、剑佩、笔砚、甲胄、布帛、册宝、钱,还有平生玩好之物。一切准备妥当,大家匍匐而退,把墓门锁好,钥匙扔在地上。出来以后,填土,埋葬完毕。史书中的"掩皇堂",就是指这个过程。老皇帝的形体已经入土,他的魂魄还要回到开封府,接下来开展虞祭,并将祖先的牌位放到太庙,永远享受后人的祭祀。其中赵匡胤的牌位放置在太庙第五室,太宗在第六室,以此类推。为什么呢?因为前面还放了四个祖先的排位,分别是僖祖、顺祖、翼祖、宣祖,他们从来没有当过皇帝,但也是赵家人的祖先,有慎终追远之意。

END

图片来源于网络

喜欢本文/作者,文末赞赏一下表达支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