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环时认为,对献花和围挡板都不宜做过度解读。公众有祭奠遇难者的强烈意愿,理应受到尊重。相关部门大概也有在被水淹过的地铁站开展施工或实施管理的计划,二者之间不应形成矛盾,当发生某种误解时,需及时沟通化解。
我们认为,郑州市干部群众对水灾导致伤亡的总体认识是一致的。这当然是天灾,但中间也显然出现了某些点位的工作疏漏。对于那些疏漏的认定和定性需要一些时间来实施更加细致的调查研判。大家应当有一个基本的信心,那就是时下的中国不可能让这么大的一场灾难稀里糊涂地就过去了,那是美国,是西方,中国不可能那样。
大家应保持必要的耐心,对于有关善后的具体争议,要就事论事地通过相关渠道加以解决。我们强烈不建议将具体问题或者疑惑进行放大解读,轻易从不同方向上纲上线。那样有可能激起更多的怀疑和对立,不利于灾后社会消除灾情影响的共同努力与和谐。
不要轻易指责政府方面想隐瞒这隐瞒那,在今天的中国最难做到的就是“隐瞒”。也不要轻易担心群众的自发悼念行动受到不怀好意者的误导,确实总会有少数人和势力希望借事挑事,但要相信广大群众对他们有识别和抵制的能力。
郑州暴雨永远都不会从人们的记忆中抹去,让这个记忆带来持久的警醒,有助于我们今后的平安和更多进步,这是我们应当做的。
地铁5号线的围挡墙:
设、拆、再设、再拆……
来源:综合新闻哥、小晖原创及网络
今天得知郑州地铁最新确定的遇难人数是14人。
26号有市民在地铁站口献上花圈以表悼念,还有外地的同学通过网络下单送花。
可是就在昨天,摆放鲜花的地方,被围起来了,人们只能望挡板而兴叹。
鲜花静默,悼念亡者,抚慰生者,共情同类的遭遇是人类的标签。
所以……为什么要拦起来呢?
昨晚几位郑州大叔自发搬走围栏,说不要挡着回家的路。
今天(27号)有了更长的围栏。
好在围栏终究被撤干净,今天已经有小学生排队前往送鲜花。
在这里,必须感谢那几个郑州普通市民的热血和勇敢,正是他们的勇气,让挡板最终被拆了,让人们重新有个可以献花的地方,让那个父亲继续可以在花丛边等女儿的归来。
这是他们几个普通人为其他人争取到的,昨晚他们就是无名英雄,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说的就是他们。
媒体不会报道这些无名英雄的行为,可是我想记录下来,让大家看到,今天献花的权利是怎么来的,就是这样一点点争取到的,求不来,也等不来,只能这样去争取来。
如果非要从悲剧中提取什么意义,应该是避免下一场。
根据成都商报的采访,五号线五龙口停车场地势比周围低,10年前这里就是郑州市积水的重灾区。车场旁边曾经有一条小河,因为环境整治变成了暗渠。
在应急处理方面,遇到危机状况停车太晚反应太慢也是问题。
而在京广隧道,此前《南方都市报》的报道中有提到,7月20日下午三点到四点之间,当地隧道综合管理养护中心陆续关闭了各个隧道入口。
可网友“Happy诺诺诺”是隧道积水的幸存者之一,她拿回来行车载记录仪的SD卡,其中显示那天下午3点44分,京广隧道还没有关停,提示隧道可进。
哥将其理解为史无前例的大雨,瞬时雨量超过所有人的想象,但在反应速度上显然有更多的改进空间。
B站UP主“华锐老板娘”是五号线地铁灌水的幸存者,车厢内逐渐缺氧大家苦力支撑的时候,有人刷到信息,见网友说“地铁被困人员已经被全部救出,现场就有人心态崩了”。
所以,谣言,是可以杀人的。
他们成功拆墙,郑州市民
终于可以摆花悼念了
来源:识时务者为俊杰
今天,郑州地铁再一次上了热搜,这次的主角是鲜花。
这是环球网凌晨发的新闻。
这是其中的一些卡片,有哀思,有缅怀。
这是写给那位邹大哥的,也就是上海女子千里寻夫的那个。
这是摆放鲜花的现场照片。
可是就在昨天,摆放鲜花的地方,被围起来了,人们只能望挡板而兴叹。
对于这一幕,有网友心痛的表示:
昨天晚上,有几个郑州普通市民实在看不下去了,就把这板墙给拆了。
档坂既拆,人们终于又可以献花,又可以合影了。
那个父亲在地铁口已经跪了很久,他还在等他的孩子回家。
在这里,必须感谢那几个郑州普通市民的热血和勇敢,正是他们的勇气,让他们把挡板给拆了,让人们重新有个可以献花的地方,让那个父亲继续可以在花丛边等女儿的归来。
这是他们几个普通人为其他人争取到的,昨晚他们就是无名英雄,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说的就是他们。
媒体不会报道这些无名英雄的行为,可是我想记录下来,让大家看到,今天献花的权利是怎么来的,就是这样一点点争取到的,求不来,也等不来,只能这样去争取来。
这一次,郑州的相关方面还算比较开明,他们看到了民意所向,于是没有把挡板重新安装回去,而是让人们有个可以寄托哀思,表达心意的地方。
在这里,官方和民间达到了一个动态平衡,这才是一个文明社会应该有的样子,一方敢于争取,一方善于让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