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立言教语
中国引入了大批非洲留学生,且在2018年发表的讲话中指出,为非洲留学生提供五万个奖学金名额。
...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每个国家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
包括经济、商业、学术等等。
在这种环境下,交流变得格外重要。
留学俨然成为一种学术交流、开拓眼界的重要手段。
为什么我们要引进如此多的非洲留学生呢?
...
这个问题可能很多人都会问。
其实不是我国想要引进,而是非洲地区想要交流学习。
随着我们综合实力的迅速发展,非洲地区的人意识到来中国发展学习必将是一个不错的人生契机。
其次,对于我们这种和平的发展模式,引起了许多国家的好奇。
尤其是非洲这种经济发展缓慢的地区。
所以,非洲地区与我们达成友好交流协议。
决定派出他们的科研工作者、商人、留学生等等到中国交流学习。
...
01 非洲留学生待遇引争议
对于非洲留学生的到来,起初各大高校学生老师,秉持友好交流的待客之道。
可是随着待遇等众多问题的到来,引发了不少争议。
一北京师范大学的教授曾在文化交流会上发表言论:
非洲留学生一年十万奖学金太低了!
此番言论引起一片哗然。
...
十万块说是奖学金,全员都有。
因为留学生名额是按照能享受高待遇名额分配的。
十万元奖学金,这可比工作待遇好多了。
对于一个大学毕业生,甚至硕士博士,刚毕业开始工作都达不到这种待遇。
我们国家高校中,只有班级成绩占百分之三到五的学生才有资格拿5000—10000的奖学金。他们轻轻松松每年十万。
非洲留学生的待遇还不止于此。
...
有特意准备的宿舍,条件很好、费用更低。
单独的排名,学习稍微用点心,就能申请额外补贴。
给留学生创建特殊服务站,提供寝室里禁止使用的吹风机、电饭锅等“违禁用品”。甚至还免费提供冰箱洗衣机等贵重用品。
有些高校的做法令人咋舌,特意准备“伴读生”,怕留学生初来乍到不习惯,陪伴学习。
...
这些特殊优待,让许多本校学生愤愤不平。
我们的高校学生被压榨,非洲留学生在享受,政策为何如此偏心。
高校的做法像极了拼命招揽客人的服务业。
如此两极化的待遇,把非洲留学生问题推向舆论热点。
...
02 缺点暴露,私生活混乱
随着非洲留学生待遇问题掀起的舆论火速升温,越来越多的高校学生讲述本校留学生的“私人事迹”。
“伴读生”苦不堪言。
我们的特殊待遇,让非洲留学生觉得自己是“高级客人”,他们理所应当的享受。
每天早上,以时差和水土不服为由,上课迟到早退。
学校因此为留学生提供“叫醒服务”,没有早上“伴读生”电话叫醒,楼下接送。
...
他们性格懒惰,对于课程内容,同学老师一点也不关心。但是会以留学生身份参加活动混学分,混奖金。
有些非洲留学生非常自信,经常打扰伴读女同学。
有些不想忍受的女生向学校反应,学校选择不声张,一些女生成了他们的“女朋友”。
听闻有一个伴读女孩抑郁了,她的男朋友是留学生,后来是不闻不问,留学结束回国了。
一个活泼热情的女大学生,因为优秀被选去伴读。
...
一个培养了十几年的人才没了,一个父母的女儿没了,这些伤害该由谁承担?
可怕的是,这种事情大有存在。
有些非洲留学生会自己建社交群,在里面发表言论,讲述自己的“优秀事迹”。
当然,由于高校学生对非洲留学生待遇的愤愤不平,讲述了他们不堪的生活。
这可能是个例,可能是少数,却足以影响整个留学生群体。
...
03 小结
之前还有一件火速升温的事件,“永久居住条例”的意见征集。
是关于黑人永久居住的。
我们一直在追求平等,可是黑人的良莠不齐,时不时地犯罪案件让人有些许惶恐。
所以我们本身就对黑人留学生就存在一些小偏见。
而出台的非洲留学生政策,以及各大高校的区别待遇,引起了许多高中学生的不满。
再加上他们其中有些留学生生活习惯不好,不尊重女学生,造成了许多伤害。
我们始终保持开放的姿态,迎接世界各地的交流。
可是也要守住底线,能意识到媚外是一个极其错误的做法。
我们拒绝为这些错误买单!
本文内容由【立言教语】原创,版权归作者所有,为你讲述有深度、有趣味、有帮助的教育话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