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大刀阔斧进行土地产权调整,我建议这么搞


...

现在农村土地尤其是耕地这块,有这么几个问题,一,种地的都是老农民,这个很快就接不上力了,老农民不在了,后续的地谁去种。二,老农民种地也是迫不得已,种地没利润还要去种,收一颗是一颗,有总比没有强,这实在不是老农民养老的方式。但不种,就真的一丁点没有了,基本养老钱不够,种地卖粮还是不够,现状艰难。三,有些农民家庭长期无地,有的家庭地少人多,有的是地多人少,同一个村,出现的差异性也过大。四,种地成本连年上涨,出租和流转,只会更加提高后面人种地的成本,导致种地积极性无法提高。五,现在农民外出务工,外面的环境也开始收紧。比如大量的岗位被人工智能代替,劳动密集型企业纷纷改制,中国制造业开始向中国智造转变,加上城市改造工程,建设工程,也陆续到了一个缓慢期,城市能够提供给农民的岗位也在下降。

以上这些都将让农民,留村不行,外出不能的进退两难境地。我在想,如果农村土地从一张白纸重新开始规划,会以什么样的方式进行呢?老胡这样建议,全村土地面积与人数进行均等化匹配分股。每位村民,包括新出生儿,都将均等拥有一份土地股权。在这里,土地面积和人数,其实都是变化的两个变数。如果是过去,这样的统计工作可能比较困难,但是现在完全可以应用现代化智能设备,把这两个数据的变化,给做精确了。可以以年为单位,进行变化的数据调整,这在技术上还有工作难度上,都是非常容易做到的。

例如,去年全村1000人,土地面积3000亩,那么每人土地股权就是3亩。今年变了,人数成了900人,土地面积成了2500亩,那人均土地股权就是2.77亩。

先做好这个工作,然后呢,所有土地进行收拢集中操作,统一由村集体研究决定种什么,搞什么项目,需要多少人力,需要什么岗位?反过来重新聘用本村农民的一部分人,进行操作。当然,这里老年人原则上可以不再劳动,但自愿上岗工作拿工资的除外。其他没有上岗的人员,可以只拿到土地股权收益。

在这里面,土地运营是由村集体进行,对外是盈利性组织,对内一定是公益非营利性的,也就是说,所有收益将全部用于分配股权,留存的风险基金和发展基金的部分除外。

如果这样搞的话,可以解决这样几个问题,一,同村人,消除了人多地少,人少地多,有人无地的差异性。二,老农民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或者不选择返聘务农工人,消除了被迫种地的无奈。三,同一个村的村民,在土地这一块,拥有平等权益,包括平等收益。将不同的地方,体现在土地以外的个人选择上。四,这样操作后,每个村都会吸引一部分年轻农民留村务农就业,填补了年轻劳动力的欠缺。农业农活,也经常有临时性的,偶发性的非固定工作的机会,这些劳动机会将是本村其他人,比如老年人的余热发挥,增补一些临时性收入。五,毋庸置疑,土地集中操作,总成本会大大降低,相对提高了利润空间。还有一个好处,以村为单位的土地面积总和,一般也是有规模的,可以搞当地特色的规模化经营项目,还可以与邻村形成同盟,进一步扩大这个规模阵容,形成有影响力的地方品牌效应。

集体经营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集思广益,信息的输出和纳入,都将有数倍于单家独户的效果。例如一家种植10亩葡萄,跟其他人没有关系,关于的葡萄的信息,也就只有这一家的能量获取。而村集体经营就不同了,全村人因为是股东,全村人的信息获取途径就会数倍于一家人的能力。集体的智慧大过个人的,能力也一样。

那最关键的一个问题,就是这些土地收益总和,能不能优先保证本村老年人的养老费,其次再给年轻人分配?换句话说,只要你是本村人,只要你达到退休年龄,都可以纳入到这个优先得到土地收益分配的人群,你会支持这样的操作吗?这是第一个问题。第二个问题,就算是优先得到收益分配,够不够养老的?如果全部收益就10万块,老年人就有100人,每人才1000块钱,还是一年的收益分配结果。那很显然,这个是养不了老的,也是不解决问题的。但是,这个例子实在是太不恰当了。实际上,以普遍的农村土地资源和村内老人数量这两个关键性数据看,要想在本村内就解决养老问题,问题不大。这还是一个可以充分发挥村集体领导班子能力的事情。核心的核心是,土地如何经营,如何提高收益。土地量虽然可以作为一个重要的参考数据,但是它不是决定的因素,决定因素在于土地上的产值效益。土地多的,不一定收益就多,土地少的,不一定收益就少,主要是看干什么?如何干?谁干的问题。干的好的话,不仅优先分配给老年人的养老费够,还会二次分配到年轻人的头上。

有了这个集体操作,有了这么一个规模经济组织在,另外还可以招募相关产业下乡到本地,进行本地化合作。还可以吸引资本到村,进行基本土地股权和资本股权的互换,叠加等。就可以进一步激活了农村的土地灵魂,让土地真正为农民带来效益,由财产变成资产,从而提高农民的身份地位。“农民”这个称呼含义,就不再是种地务农的的农村人了,而是拥有农业股权的农村居民了。从身份象征再到实际拥有的权益,会彻底翻转农民的历史地位,身份地位。

那个时候,村干部就更成了一项人才的考场。能者居上,这是不二选择。再加上集体经营的模式在于全体村民是股东,村干部的受监督性,经营状况的数据公开性,都成了促进村集体成员一起成长的新历程。我相信有这样的操作后,一定会改变今天农村死气沉沉的毫无生机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