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桂林米粉、瑶族油茶入选国家级非遗项目名录


... ...

 一座城市有它独特的味道和集体记忆。对于“老桂林”而言,莫过于过早的一碗米粉、晌午的一碗油茶。近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公布,我市申报的“米粉制作技艺(桂林米粉制作技艺)”和“茶俗(瑶族油茶习俗)”成功入选。
  记者从市非遗中心获悉,桂林米粉和恭城瑶族油茶均为首次申报国家级非遗项目。申报过程历时一年,一次性成功,双双跻身“国家队”。至此,我市共有包括广西文场、桂林渔鼓、中元节、瑶族服饰、桂林米粉、恭城瑶族油茶在内的6项国家级非遗项目。
  此次上榜的桂林米粉,对于全国各地的“吃货”们而言并不陌生。桂林米粉是桂林的着名传统小吃,以粉鲜、卤醇、料精闻名。桂林米粉种类繁多,除卤菜粉之外,还有马肉粉、原汤粉、生菜粉、牛腩粉、白果老鸭粉、酸辣粉、猪脚粉等十数个品种。米粉制作技艺包含鲜粉生产、卤水熬制、辅料制作、调配出品四大步骤百余道工序,其中制粉和熬卤最为关键。这些制作技艺靠民间集体实践、师徒代代传承。经过多年发展,桂林米粉已超越了地方美食的定义,演变成了桂林人、海外游子捧在手心里念念不忘的“一碗乡愁”。

  恭城瑶族油茶习俗,则是瑶族先民根据南岭山地潮湿、山区多雾瘴和寒热无常的气候而形成的饮食习惯。传统瑶族油茶制作方法是将油茶叶、生姜、大蒜等原料,放入铁锅反复捶打后加入热水熬煮成。一碗油茶,从唐代改良来,历经多年演变,通过家传、社会传承,逐渐成为瑶族同胞社交的重要手段和方式,婚丧嫁娶、婴儿满月、老人过寿等人生重要环节均可见其身影。
  一碗米粉、一碗油茶,既有传统的传承,也有当代的价值。“舌尖上的乡愁”,正逐渐成为拉动地方经济的强劲动力。据相关部门初步统计,目前我市生产、销售米粉的企业及个体工商户近7000家,全行业年产值(销售额)70亿元,原粉年销售额3亿元。桂林米粉线下销售实体店有4000家左右,其中连锁店有300多家。桂林米粉预包装米粉生产企业有31家,现有品牌35个;其中5家企业拥有鲜湿米粉保鲜技术,约25个品牌在淘宝、天猫、京东等网站开设网店100余家,年销售额接近2亿元。
  今年1—5月,全市规模以上桂林米粉生产企业(含干米粉和鲜食米粉)达到了8家,完成产值1.95亿元,同比增长41.54%。
  2020年底,恭城茶叶种植面积为6300多亩,产量725吨,产值达1160多万元;生姜种植面积4700多亩,产量约825万公斤,产值约6600万元。预计到2030年,恭城完成油茶全产业链总产值100亿元以上,原(辅)料种植面积维持在5万亩左右。